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疏解是为了更好发展北京高校下乡记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早上5点,天刚亮,家住北京丰台区的黄群就坐公交车赶到西南三环处,准备搭乘早上6点的校园巴士,赶往70多公里外的顺义区杨镇,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黄群是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的一位数学教师。每天,学院内约150名教师都会搭乘班车,往返于北京中心城区和顺义新校区之间服装招商。
2015年以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高校向郊区疏解,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大批学生陆续迁至顺义、大兴、房山等郊区新校区军海医院不错。
两年多来,北京城市学院通过资源整合,连续两次将师生迁入顺义,实现了高校搬迁与教育提质、地区发展协同推进,成为首都高校教育疏解的一个样板。
走进城市学院顺义校区,约500亩的宽敞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林立,教学楼、图书馆、实训基地、宿舍楼、足球场等配备齐全,甚至还有座硕大的可供雾霾天上课的气膜体育馆。
如今,这座新校区的在校生人数已达1.1万人。今年9月,还有5000名新生将来到这里,开始大学生活。明年6月,城市学院2.3万名本科及专业学生将全部入驻顺义。
疏解是为了更好发惠济军海医院救助电话展。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认为,疏解是一道加减法,对学校发展是加法,对城市压力是减法。搬出来,给城里减了人、减了压,我们自己也提升了发展空间。
他介绍,长期以来,学校几个校区都集中在人口密集的海淀区,早晚高峰给周边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学校发展也诸多郑州军海医院治疗方式受限。借助这次疏解,不仅校区面积扩大,办学也更为集约。随着顺义当地3所高职及中职院校并入,学院也成为全国*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贯通式的综合高等院校。
杨镇是顺义很大乡镇,也是潮白河河东地区9镇中心,但一直以来基础设施较薄弱。城市学院搬迁为杨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镇长陈向东说,过去潮白河以东地区没有一所高校,城市学院入驻后全面承接了顺义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任务,将大大满足当地群众的教育需求。
疏解是北京治理大城市病的客观需要。对于被疏解高校来说,涉及配套设施建设、衣食住行等一系列保障,需要持久的努力和付出。
学校搬迁后,许多已在北京城区安家的教师们不得不每天披星戴月奔波于城区和郊区。
顺义校区学生处处长刘煦家住北京西三环,距新校区有80公里的路程,考虑到做学生工作要经常加班,为方便工作,她带着全家一起搬到顺义当地租房住。
尽管搬迁后有种种不便,但没有一位老师选择放弃。新的校园、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让她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也以自身不便为首都疏解做着实际贡献。
北京人口多、太拥堵,对于疏解工作,我们能理解,也都支持。老师们希望,将来新校区附近的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能更完善,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工作之余也能照顾到家人。
城市学院疏解也倒逼我们做出改变和升级。陈向东说,由于大批师生入驻,杨镇正加快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考虑将一些产业项目与城市学院专业定位相结合,以带动地方发展。
一座由高校疏解带动的大学镇即将孕育而生。刘林说,首都高校向郊区疏解,挖潜至关重要,此次疏解充分调动了承接地、搬迁院校及被合并学校的积极性,将功能疏解与资源整合、提升发展相结合,创造了一个高校疏解的多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