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跳楼,争议焦点不应是该不该剖腹产
很近,陕西榆林一名待产孕妇跳楼自杀,一尸两命,悲剧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舆论喧嚣中,家属和医院各执一词。
医院发声明称,三次建议剖腹产均被家属拒绝;家属则回应说,曾主动提出剖腹产,是医生不同意。于是,舆论争议的焦点就成了“究竟是谁拒绝剖宫产”。其实,在我看来,这不应该是重点。剖腹产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是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而不是为了解决产妇疼痛问题。
医学上认为,剖宫产的危险几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对新生儿来说,顺产也有诸多好处。但是在现实中,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以前主要是有医院方癫痫的饮食注意面的原因,经济效益促使医生倾向于鼓励产妇剖腹产,但随着医学上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各医院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所以,从医院方面来说,只要产前诊断,不需要剖宫产,通常都鼓励顺产。
从医院方面来说,剖宫产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术成为一件容易的事,半个小时即可完成,而自然分娩从开始出现临产征兆至胎儿娩出常常需要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几个小时,而且做手术的费用远高于自然顺产。这期间孕妇要经历12级疼痛,大多数人都难以承受。这也导致现在很多孕妇把“害怕疼痛”当成了选择剖宫产的一个理由。
回到这件事来,现在媒体报道和舆论争议焦点都放在了“究竟是谁拒绝剖宫产”,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导,而且也并非这起事件的关键所在。
有媒体报道说,产妇两次下跪要求剖腹被拒绝,至于被家属拒绝还是被医院拒绝,双方各执一词。其实,这都癫痫病专业医院哪家比较好不是导致悲剧的关键因素。从监控视频来看,产妇是有几次从分娩中心出来找家属,但被媒体解读为下跪的动作,在我看来,应该是宫缩来临时疼痛难忍站立不支。画面中,家属在安慰,医护人员也有过来干预,产妇又回到产房,反复几次,但这种情况很正常,经历过自然分娩的妈妈应该都能体会。
生孩子到底有多疼?没有经历过的人完全不能想像。医学上把人类能感受到的疼痛感分为12个级别,级别越高,感受到的疼痛感就越大,而母亲分娩时的疼痛感觉是第12级!而且这种痛要持续十几二十个小时!而且越到后来,疼痛强度越大,疼到难以忍受时,是很有可能做出很多过激的事情。因此,产程中,医护人员的照顾很关键。
我是一个二孩妈妈,去年刚生了二胎宝宝。生老大和生老二,经历和体验完全不一样。*一次分娩是在一家本地很知名的妇产医院。长达30多个小时的宫缩阵痛,简直是炼狱般的考验,疼得我好几次要撞墙,而且,没有人告诉我还要疼多久,备受折磨的我当时真是想死了算了。但值班的医护人员没有给我任何宽慰,只是撂下几句冰冷的话:叫什么叫?生孩子都这样!叫就不疼了?
在待产室还有家属陪同,疼的时候还可以骂骂老公,甚至打他掐他,发泄或转移,但到了产房,家属不让陪同了,我一个人躺在产床上,疼痛难忍却又孤独无助。因为是半夜,医护人员可能在休息,也可能在其他产房忙碌,对我来说,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到了崩溃的边缘,疼痛在增加,却不知道何时是头,当时真是想死了算了!
所以,榆林这位产妇跳楼自杀,我完全能理解。悲剧谁也北京癫痫病总医院不愿意看到,但从现实来说,在那种绝望无助的情况下,自杀就是为了解脱。
其实,从报道来看,当时她的子宫已经开到8指了,开到10指就可以生了。所以医院所称“马上就能生,来不及剖腹产”是客观情况,没听过开到8指还剖腹的。但这很后的阶段也是很疼的时候,是很需要安抚和慰藉的时候。可能,当时没有人及时纾解她的无助,这一关没挺过,于是悲剧发生了。
所以,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剖腹产,而在于产妇疼痛难忍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安抚和慰藉。如果再加上医院管理上的疏漏,很终导致悲剧发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孩子经历疼癫痫病是否能根治痛是一个自然法则,因此经历过分娩阵痛的女人是从鬼门关里逃回的,这话一点不假。
不过医院的服务模式确实应该改善,要改变传统的助产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助产模式。让孕产妇及家人能预先充分了解产程的进展,减少因信息不足造成的焦虑和紧张,降低因精神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及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产妇压力,勇敢地迎接新生命。
在生老二时,我在临产前好几个星期就开始焦虑,多年前分娩的经历反复想起,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但幸运的是,这次我去的这家医院服务非常好,从入院开始就有贴心服务,一直有护士陪伴,陪我聊天,为我加油、打气,在阵痛时给予抚慰,只是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递杯水,给个毛巾擦擦汗,就可以给予很大的宽慰。医院里产妇多,产程又长,医护人员不可能跟到底,但他们实行交接时会一起来到我面前,把情况细致交代,然后下一班医护人员继续耐心陪护。我到现在也非常感激那些小护士们,是她们在我人生很艰难、无助时给予我巨大的动力!
榆林产妇跳楼这场悲剧,我们反思的不是“要不要剖腹产”,而是如何提升对产妇的关怀和服务。舆论焦点的跑偏,不仅不会理清这件事本身,而且可能会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医院可能为了避免风险,重回增加剖腹产的时代,产妇可能也会对自然分娩增加恐惧,从而更多地主动要求剖腹产。当然,要不要剖腹产,在告知所有利弊的情况下,应该把选择权交给产妇本人。
生命不易,母亲伟大。迎接新生命的医护人员非常辛苦,风险也很高,但对每个产妇来说,都是生死关头的大事。悲剧谁都不愿看到,两条生命的代价更应成为一个警示:虽然每天都经历无数个哭天抢地的孕产妇,但请不要见惯不惯,对她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都需要耐心和关心。这种人性化的“软服务”,是医院真正需要提升的。(王俊秀)